這是件和“上天”并列的大事!

發(fā)布時間:2024年11月28日
來源:長江云新聞
打?。?span id="printapp">
字體:

周恩來總理曾說:“解放后二十年,我關心兩件事,一個上天,一個水利。這是關系人民生命的大事?!边@里的“上天”,說的是“兩彈一星”,水利則是治理長江、黃河,南水北調(diào)的重任。

再過15天,我們將迎來一個“大日子”——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diào)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這件和“上天”并列的大事,經(jīng)歷了怎樣的艱辛?周總理關心的丹江口大壩,如今怎么樣了?湖北廣播電視臺《水下的故鄉(xiāng)》攝制組帶你探訪。





春節(jié)的晚上,還在討論它

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庫水位高程達到160米。14時32分,陶岔渠首1、3號閘門打開,霎時間,清澈的丹江水噴涌而出,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人群中,有一位叫楊小云的老人格外激動,作為同時參與了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和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的建設者,她已經(jīng)守護了丹江口水庫超過半個世紀。



(右一為楊小云)

大壩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每一個部件、每一處地方我都熟悉。”不久前,《水下的故鄉(xiāng)》攝制組來到十堰丹江口,拜訪了年已85歲的楊小云老人,說起60多年前的事兒,她依然信手拈來。

1952年,毛主席提出搞南水北調(diào),1958年讓周總理來抓,當年就做出了首先興建丹江口水利樞紐的決定。結(jié)果1962年就出問題了,為什么?因為這是漢江上的第一座壩,當時誰知道該怎么干?。俊?/span>



(1959年12月26日漢江截流)

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是新中國第一個自行勘測、設計、施工的大型水利工程,因為缺乏經(jīng)驗,澆筑的壩體出現(xiàn)了架空、裂縫等質(zhì)量缺陷。

是的,今天的基建狂魔、水利強國,也曾被一座壩,搞得春節(jié)都過不好。1962年春節(jié)的晚上,周恩來總理在國務院會議室主持了丹江口工程質(zhì)量處理會議。在聽取匯報后,他語重心長地說:“丹江口工程成績還是主要的,工程上有了毛病是可以醫(yī)治的,也是可以治好的,今天只能有這樣一個態(tài)度?!?/span>



(1960年十萬人參與丹江口大壩建設)

“有病可以治病,信心不要動搖,要有樸實的作風。這是周總理和漢江的工人們說的。于是,1962年初,丹江口大壩暫停施工,十萬人大操大干的場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攻關小組。

這也是楊小云的第一份工作。1963年,24歲的楊小云從華東水利學院水工建筑系畢業(yè),坐了3天的輪船、4天的大巴,從南京趕赴丹江口,開始攻關壩體補強。一年后,她和同事們向組織提交了一份關于混凝土補強的實驗報告,為丹江口大壩復工打下了基礎。



先防洪發(fā)電,再南水北調(diào)

是繼續(xù)把工程做完,還是中途下馬?經(jīng)過實驗和考察,湖北省向國家提出方案,利用丹江口已澆100萬方混凝土的有利基礎,提前發(fā)揮工程效益,使得丹江口工程有了復工的可能。1964年12月,國務院批準大壩復工。考慮實際情況,國家決定分期完成目標任務:一期先將大壩建到162米高程,正常蓄水位也由最初設計的170米降為157米,先確保大壩實現(xiàn)防洪、發(fā)電的功能。

“南水北調(diào)前,先征服漢江,把這條桀驁不馴的水管住了?!睏钚≡苹貞洠?/span>洪水曾是江漢平原的??停敃r的民謠還唱著——漢江大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



(丹江口大壩紀錄片《征服漢江》)

復工是挑戰(zhàn)的開始。溢流面混凝土澆筑、閘門漏水處理、大壩水下裂縫修補……一個個工程難題跳了出來,都被楊小云和同事們一一解決,他們開創(chuàng)的混凝土澆筑工藝,在我國的水利技術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后來還被應用到葛洲壩工程等一系列國家重大水利工程中。

1973年底,一座銀灰色大壩拔地而起,丹江口水利樞紐一期工程完工。千百年來桀驁不馴的漢江,變成了一條平靜美麗的大河。



(1975年丹江口大壩正面航拍照片)

但162米的壩高,終究是不夠的。1983年10月,一場罕見的流域性大暴雨突襲漢江流域,丹江口大泄洪孔全開,水位依然沖上了160.07米——超過157米正常水位3米。

“我站在人行道板上,說話說不成,寫字寫不了,整個閘門帶著我,都在抖。”楊小云回憶。即便最后抗洪成功,這次洪水也說明162米的大壩,還不能承擔南水北調(diào)“水井”的重任。



于是按照最初的構想,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被提上日程,在原有的老壩上再套一座新壩——壩頂高程從162米增加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從157米抬高至170米,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0年一遇的120%



打井人和守井人

當時,長江委派了許多專家出國考察,得到的結(jié)果都是,沒有規(guī)模如此大的“貼補”加高工程。楊小云和團隊只能自己研究。

對其中的艱辛,她輕描淡寫。但一些數(shù)字也可見一斑,5年、3次1:1試驗、埋設258套檢測儀器……最后,他們拿出了結(jié)合的方案——在老混凝土表面切割鍵槽,再在上面澆筑7℃以下的新混凝土,最后取水庫深層20米以下的冷水冷卻15天。

“你肯定想不到,我們是用什么生產(chǎn)這么冷的混凝土的?用風和冰棒!”提起這次實驗,楊小云難掩興奮:“大壩加高中新老混凝土結(jié)合的工藝,基本都是我們實驗的結(jié)果?!?/span>



長江委對3次新老混凝土結(jié)合現(xiàn)場試驗作出了評價——資料可靠、施工工藝等可用于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2005年9月26日,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開工,年近古稀的楊小云,通過返聘繼續(xù)參與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的技術攻關。

加高要克服的不僅是技術條件,還有水位抬升和移民搬遷。這是繼三峽工程后,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水庫移民,共計34萬人搬遷,包括湖北18萬人、河南16萬人,其中,湖北均縣搬了大半,河南淅川也搬了總?cè)丝诘?/4。

四年任務提前完成。移民們扒掉自家房子、鋸倒院子里的老樹、賣掉一手養(yǎng)大的魚羊,攙著老娘,帶著對故土的無限眷戀踏上搬遷之路。正是有無數(shù)人的犧牲與奉獻才創(chuàng)造了南水北調(diào)工程的奇跡。



2013年,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完工并通過蓄水驗收。

2014年12月,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通水,清澈的江水滿載湖北、河南、陜西的深情,一路北上

從此,丹江口水庫多了一個“身份”——北方人的水井。湖北、河南、陜西水源地的人們也有了新的身份——守井人。



(2024年丹江口大壩航拍照片)

湖北、河南、陜西三省各自的“責任井”有多大?水利部門的工作人員和我們算了一筆賬。

湖北——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的60%,岸線的76%,入庫水量的21.3%。

河南——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的40%,岸線的24%,入庫水量的4.7%。

陜西——漢江、丹江發(fā)源自陜西,兩條河流占到了入庫水量67.6%。

取締污染企業(yè),改變居民生活習慣,組建護水志愿組織,三省的人們合力為北方的人們送去一渠清水。



直至今日,楊小云依然時刻關注著丹江口大壩,幾乎每天都會到壩前公園里走走,看看這座她傾注了畢生心血的工程,看看被譽為“亞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庫。2021年10月,丹江口水庫水位達到170米正常蓄水位。11月,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通過水利部驗收。



(楊小云)

今天,南水北調(diào)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楊小云笑著說:“現(xiàn)在我只想三件事,第一是看到丹江口工程整體通過國家驗收,第二是設計洪水位能達到172.2米,最后希望能看到引江補漢工程完成?!?/span>

如今,我國已成為水利強國,全國各類水庫從新中國成立前的1200多座增加到近10萬座,中國的水利工程規(guī)模和數(shù)量已經(jīng)躍居世界前列。楊小云這代水利人的愿望,一定會一個接一個實現(xiàn)。



(2024年丹江口水庫航拍照片)

……

今年是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通水10周年。這項世紀工程到底改變了什么?南水北調(diào)中線源頭的水到底怎么樣?9月初,來自北京的水下攝影師祁昊帶著300-400斤的潛水裝備,踏上了從北京前往湖北十堰的旅程。他要跨越1432公里,潛入水源地的水下50米,替南水北調(diào)的移民們,看看他們早已沉入水下的故鄉(xiāng)。湖北廣播電視臺攝制組記錄了這次探訪的全過程,紀錄片《水下的故鄉(xiāng)》將于12月上映,敬請期待。



掃描二維碼
在您的設備上瀏覽本頁

網(wǎng)站簡介廣告服務標識說明聯(lián)系方式法律聲明建議投訴